由于正念(mindfulness)在家就能免费练习股票配资专业网,人们常把它看作缓解压力、改善心理健康的“完美解药”。
所谓正念,其实是一种源自佛教的冥想方式,核心是专注于当下此刻的感受、想法和情绪。最早的相关记录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印度。《Dharmatrāta Meditation Scripture》(达摩多罗禅经,由佛教僧团编写)不仅描述了各种修行方法,还提到冥想后可能出现的抑郁与焦虑症状。书中还记载了与精神病性发作、解离以及人格解体(感到世界“虚幻”)相关的认知异常。
在过去八年里,相关科学研究激增,结果显示:冥想的不良反应其实并不罕见。
例如,2022年一项覆盖953名美国常规冥想者的研究发现,超过10%的参与者出现了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负面影响的不良反应,并且持续至少一个月。根据2020年对40多年研究的综述,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焦虑和抑郁,其次是精神病性或妄想症状、解离或人格解体,以及恐惧或极度惊慌。研究还发现,即便是没有精神健康史、仅中度接触冥想的人,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,且影响可能长期存在。
长期以来,西方对这些不良反应也早有证据。1976年,认知行为科学的重要人物阿诺德·拉扎勒斯(Arnold Lazarus)就曾指出:如果冥想被滥用,可能诱发“严重的精神问题,如抑郁、激动,甚至精神分裂的崩解”。
当然,也有大量证据表明正念对幸福感有益。问题在于,市面上的正念教练、视频、应用和书籍,几乎从不提醒人们可能的不良反应。管理学教授兼受戒佛教导师罗纳德·普瑟(Ronald Purser)在其2023年的著作《McMindfulness》中直言:正念已变成一种“资本主义灵性”。仅在美国,冥想产业的市场价值就高达22亿美元。而这些产业领袖们理应对冥想的问题心知肚明。
正念运动的重要推手乔恩·卡巴金(Jon Kabat-Zinn)曾在2017年接受《卫报》采访时承认:“关于正面效果的研究,90%质量都很差。”他还在2015年英国议会正念跨党派报告的前言中声称:正念冥想最终可能改变“我们作为个人、公民、社会群体、国家乃至人类物种的存在方式”。这种近乎宗教般的热情,在正念倡导者中非常普遍。甚至许多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的修习者,也相信正念有助于提升世界的和平与慈悲。
这方面的媒体报道也出现了失衡。
2015年,我与临床心理学家凯瑟琳·维克霍尔姆(Catherine Wikholm)合著的《Buddha Pill》一书中,就有一章总结了冥想不良反应的研究。这部分内容被媒体广泛传播,包括《新科学人》(New Scientist)文章以及BBC Radio 4的纪录片。
但到了2022年,冥想科学史上最昂贵的一项研究(由Wellcome Trust资助,耗资超800万美元)结果出炉,却几乎没什么媒体报道。这项研究在2016至2018年间,测试了英国84所学校中超过8000名11至14岁的孩子。结果显示:与对照组相比,正念并未改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,甚至可能对已有心理健康风险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。
伦理问题
在不提及潜在不良反应的情况下,是否应该售卖正念App、开设冥想课程,甚至在临床中使用正念?从现有证据看,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然而,许多冥想和正念导师仍坚信冥想“只会有好处”,并不了解其中的风险。我最常听到的案例是:那些因冥想出现负面效果的人告诉老师,却被回应“继续冥想就会好”。
关于如何安全冥想的研究直到最近才开始,因此目前尚无明确指导。而且冥想涉及到一些“非常态意识状态”,而心理学理论尚不足以完全解释这些现象。
不过,人们仍有一些资源可借鉴:比如由亲身经历过严重不良反应的冥想者建立的网站,或者带有专门章节的学术手册。在美国,还有一个专门面向急性和长期冥想问题患者的临床服务,由一位正念研究者主持。
如果冥想要被用作幸福感提升或治疗工具,那么公众必须被充分告知:冥想并非完全无害,它也可能带来伤害。
作者:Miguel Farias
译者:EY
原文:https://theconversation.com/meditation-can-be-harmful-and-can-even-make-mental-health-problems-worse-230435
参考文献
[1] https://www.tandfonline.com/doi/full/10.1080/10503307.2021.1933646
[2] 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full/10.1111/acps.13225
[3] 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12671-022-01915-6
[4] https://www.cambridge.org/core/journals/bjpsych-open/article/prevalence-predictors-and-types-of-unpleasant-and-adverse-effects-of-meditation-in-regular-meditators-international-crosssectional-study/81E6E9CF2FEE32BC8E97AE9853FD13BC
[5] https://journals.plos.org/plosone/article?id=10.1371/journal.pone.0176239
[6] https://doi.org/10.2466/pr0.1976.39.2.601
[7] https://jamanetwork.com/journals/jamainternalmedicine/fullarticle/1809754
[8] https://mentalhealth.bmj.com/content/25/3/117
杨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